保險公司主要養老金融產品類型分析報告:(1)養老保障管理產品/ (2) 商業養老保險/ (3) 長期護理保險/ (4) 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
保險公司亟待稅延政策的進一步刺激稅延養老險試點已實施3年,保費收入及參保人數仍增長緩慢,實施效果未及預期。其主要原因來自三個方面:一是由于中國間接稅為主的稅制使稅延養老金發展存在明顯天花板,2019年個稅占比僅約為6.6%,導致稅延優惠空間??;二是實際適用對象為僅占中國總人口約4.6%的中高收入者,中低收入者無法參與,與實際需求有所偏離;三是實際稅優力度較小,每月少繳納個稅金額對中高收入者吸引力較低。
(1)養老保障管理產品:市場規模攀升速度極快近年來,養老保障管理業務步入發展快車道,2019年末,市場上養老保障產品共112款,投資組合數達200多個,資產余額已突破1.04萬億元8。該市場高度集中于頭部企業,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市場前三大參與主體規模占比接近75%,團體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市場則已超過75%。目前市場上的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對于長期養老規劃、補充養老保障體系的作用較為有限,與銀行理財產品在收益率、產品費率情況、續存期限、投資組合及比例等方面存在同質性較高的問題。
(2) 商業養老保險:蓬勃發展并已初具規模目前,商業養老保險已初具規模,產品供給不斷豐富。2019年,保險業累計開發養老年金保險產品830余款。2020年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為712億元,積 累了超過5,800億元的保險責任準備金,較年初增長22%。目前,險企推出的商業養老保險尚未基于一致規范,出于拓展受眾面的考慮,產品的養老保障屬性往往趨向模糊,多數產品實質仍為普通年金,以養老保障為目的、支持終身領取、領取期一定年期后保單現金價值為零的“真年金”產品仍然較少。
(3) 長期護理保險:仍處于探索的初期階段商業保險公司積極參與社會長護險承辦,截至2021年一季度,社會長護險試點范圍已達49個城市,覆蓋近1.2億參保人,整體報銷水平約為70%。然而,我國商業長期護理保險仍處于步階段,一方面囿于失能/失智人員評估分級、服務質量監管、籌資方式等相關政策支撐的匱乏;另一方面則受制于我國長期照護服務業發展尚不成熟,因此整體發展受阻。
(4) 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:在較長時間內處于摸索階段2014年7月,住房反向抵押保險試點在北京、上海等城市正式啟動,并于2018年擴大到全國。然而,其發展進度極其緩慢,截至2019年9 月,在北京、上海等8個城市累計承保僅138戶(203人)??傮w來看,住房反向抵押養老 保險從功能上可滿足“房產富裕、貨幣貧困”老年人增加養老收入、終身領取養老金的核心需求9,但其作為老年人房產融資養老的探索性嘗試,發展仍受到傳統觀念、配套政策、經營能力等因素制約,預計在較長時間內難以取得突破。